2000年,16歲的上海女孩吳津娜不顧父母反對,執意報考福建民政學校殯葬專業。三年后,她又獨自前往日本學習全套的殯葬服務技術。2013年,29歲的吳津娜放棄日本的高薪工作,回到祖國的懷抱。此后,她組建團隊、成立公司,開始做“故人沐浴”的業務。因此,她被稱為“故人沐浴”第一人。如今,距她回國已經9年了,她又在做什么呢?本期最人物紀就帶大家走進吳津娜的人生歷程。

吳津娜
出生上海 姨媽去世
1984年,吳津娜出生在上海,父母都是商人。她是家中的獨生女。對于幼小的吳津娜而言,她生命中最重要的除了父母,就是姨媽。

上海
因為父母工作忙,吳津娜的童年幾乎是在姨媽家度過的。所以姨媽和吳津娜的感情很深,而吳津娜不僅將對方當成親人,還當做偶像。
吳津娜以為姨媽會永遠陪著自己,但一場車禍卻奪走了她的生命。得知這個消息的吳津娜難以接受,痛哭了一整晚,第二天向父母提出要見姨媽遺體的請求。
但父母拒絕了她。因為車禍導致遺體面目全非,他們害怕會嚇到吳津娜。但吳津娜卻說自己并不害怕,但在父母的劇烈反對下,這件事只能就此作罷。
這年,吳津娜13歲,姨媽的去世,在她的心里埋下了一粒種子。

福建民政學校
不顧反對 報考殯葬專業
2000年,16歲的吳津娜初中畢業,之后,她報考了福建民政學校的殯葬專業。這個選擇,惹火了父母。
他們覺得一個女孩子,學習這樣的專業實在是“晦氣”。所以,父母和吳津娜發生了劇烈的爭吵,之后又是一個假期的冷戰。
但吳津娜是執拗的,再加上姨媽死亡帶來的影響,讓她越發堅定自己的選擇。所以,即使父母不同意,她也沒有轉變想法。最后,她被福建民政學校的殯葬專業,成功錄取。

福州
2000年9月,吳津娜獨自帶著行李,踏上前往福州市的路途,后輾轉來到大學報到。因為專業的特殊性,很多家長和孩子對殯葬專業存有偏見,所以報考的人很少。
也因此,吳津娜的班里的同學并不多,能來這里的,有對殯葬知識感興趣的,有沒考上法學專業,只能退而求其次的。總歸,他們和吳津娜一樣,都是主動報考的。
吳津娜滿懷憧憬,開始校園生活。第一堂課,老師說了這樣一句話:“殯葬無小事,對待逝者,任何一個細節我們都要把控好。”

情景再現 非本人
這句話,吳津娜記了3年,在此期間,她謹記老師的教誨,積極汲取專業知識。也因此,她在班里屬于表現好的那類同學。
在學校,津娜是同學學習的榜樣。在家,她卻是“討人嫌棄”的反面教材。
每年放假回家的時候,是吳津娜最頭疼的時候,因為親戚們總會當著她的面,教育自家孩子:“千萬不要靠近那個姐姐,小心以后要學壞。”還有鄰居背著她指指點點,說她以后找對象都難。

情景再現 非本人
此時的吳津娜也才十幾歲,這么多的惡意向她涌來,她自然是難過的,可是一想到姨媽,她又重新振作起來。
前往日本 成為入殮師
2003年,19歲的吳津娜畢業了。為了學到更多的專業知識,她選擇出國進修。這個決定,父母自然是不同意的,但吳津娜還是偷偷背著他們離開了。

日本
2003年9月,吳津娜去了日本。之后,她進入日本愛知縣豐川市日本東海典禮株式會社工作。在這里,她成為了一名入殮師。
因為之前只是學過理論知識,并沒有實際操作過。所以,第一次面對遺體,吳津娜還是有些害怕的,可是一想到這些逝去的人,也是某些人最愛的人,她又不那么怕了。
之后,吳津娜在日本學習全套的殯葬服務技術。剛開始的時候,吳津娜是懵懂的。

追悼會
有一次,追悼會結束,吳津娜看著滿場的鮮花,心生可惜,畢竟這是從哥倫比亞空運過來的。
所以,她將這些花全部帶到了公司。吳津娜以為自己會得到上司的夸獎,但迎接她的只有批評:“身為一個入殮師,你這樣的行為,是不合時宜的,因為你沒有尊重逝者。如果真的覺得浪費,你可以聯系逝者家人,讓他們帶回去。”
此后,吳津娜將“尊重逝者”這四個字,深深地刻在心上。同時,她虛心學習,不再隨意地自作主張。
就這樣,吳津娜在日本待了10年,在此期間,她對殯葬有了不一樣的認識,無論是殯葬的細節上的禮儀問題,還是對逝者的心態。

此時的吳津娜 右一
同時,吳津娜也對殯葬事業有了更深的感情。正是這份感情促使她在這條路上,越走越遠。
整整10年的時光,已經讓吳津娜變了一副模樣,她由一個十幾歲的小姑娘,變成了經驗豐富的遺體技術總監。
學成歸國 成立公司
2013年,29歲的吳津娜在日本的殉葬行業有了不小的名氣。但她卻沒有繼續留在那里。因為她想將自己在日本所學的帶回中國。所以,此時的她,謝絕了日本殯葬公司的高薪挽留,回到祖國的懷抱。
回國后的吳津娜搭建了團隊,成立公司,主營業務是“故人沐浴”。顧名思義,是為逝去的人清洗身體,整理妝發。

情景再現 故人沐浴
有人問過,為什么吳津娜選擇做這個?吳津娜是這樣回答的:“故人沐浴意義重大,很多親人在那天都忙于舉行葬禮,和逝者的見面時間短。但我們就是解決這個問題的。當我們在做沐浴工作的時候,親人可以在一旁陪護。所以,這個環節可以為逝者與活著的親人爭取一點告別的時間,也能讓他們的距離更近一步。這就是我做這個的最大意義。”
為了做好“故人沐浴”,吳津娜對于團隊人員,嚴格要求。下到清潔人員,上到故人沐浴師,她都有自己的一套標準。
衛生清潔、沐浴手法、清洗的水溫······她都一一把控。除此之外,吳津娜也會多次示范,初步清洗、面部清潔、修剪指甲、化妝穿衣······隨著動作的進行,她的聲音也在輕柔的講解著。

情景再現
為了讓故人沐浴師做得更好。她還會提議大家當“模特”。只有自己親身感受到,才能為逝者帶來更好的體驗。
吳津娜常常對公司的員工說:“你們要好好練習,用心做。現在你們還在學習的路上,相信你們鍛煉三年,一定會成為專業的故人沐浴師”。
吳津娜之所以嚴格要求,是因為逝者去世后,身體都是僵硬的,而且他們的死因也是不同的,有生各種疾病去世的,也有因意外去世的。

吳津娜在為故人沐浴
這些原因都會導致逝者的身體和面部發生大的變動和損壞,這就要求故人沐浴師具備相當高的水準,才能出色完成沐浴清理工作。
對此,有人嘲笑,說沐浴不就是給逝者洗洗澡,做做清潔工作,有什么難的。這樣的說法,吳津娜是不認同的。在她看來,給逝者沐浴清理更應該精細,這是對他們的尊重和愛戴。
所以,吳津娜精心選擇面膜、遮瑕膏,就連一款洗發水,也是嘗試了上百種。因為每位逝者的發質是不一樣的。能不能去油,會不會掉頭發?這都是吳津娜需要考慮的問題。

修指甲
與此同時,吳津娜還會與員工討論一些細節清理工作,比如在為逝者剪完指甲后,要不要做拋光?以及逝者在做清理時的隱私問題。但凡是問題,無論大小,她都會選擇最佳方案。
因為職業的特殊性,吳津娜遇見了各種各樣的逝者。死因不同、年齡不同。但每次她都盡心盡力。
當時,有一個上初中的小女孩,因為車禍去世了。她的父母找到吳津娜,希望對方能幫自己女兒做沐浴清理工作。
可是,當吳津娜打開棺材的時候,卻嚇了一跳。因為小姑娘已經面目全非了,這就導致清理工作難度大,不僅要沐浴化妝,還涉及到縫合拼骨。

吳津娜 右一
雖然難度大,吳津娜還是同意了。最終,花了8個小時,吳津娜才和同事完成修復工作。當時一個老太太在瞻仰遺容時,看到了逝者的前后差距,她感慨萬分。
之后,老太太找到吳津娜,直說她敬業,還說等自己去世,一定要讓吳津娜幫自己做沐浴清理。
這一刻,吳津娜感到很驕傲。這代表別人對她的認可。可是,此時的她依然不被父母支持。

祭祀水果
有一次,吳津娜看到家里祭祀長輩的水果掉到地上,她連忙撿起來放回原處。可是一會兒,水果卻消失了,她就跑去問母親。
母親看了吳津娜一眼,然后只說了一句話:“你不知道你那雙手接觸過什么嗎?”,這一刻,吳津娜的心好像被針尖戳了一下,她連忙跑進房間,隨著門被關上,她的淚水也流了下來。
之后,吳津娜更加努力,她希望父母看到自己的付出,然后在未來的某一天,改變他們最初的想法。

此時的吳津娜
2016年,吳津娜花了3年的時間,終于打出了她的名號。她也被稱為中國“故人沐浴”第一人。所以,很多逝者家屬慕名而來。
按理說,事業迎來了豐收,吳津娜的家人應該是替女兒高興的。但實際上,他們常常唉聲嘆氣。因為此時的吳津娜已經32歲了,但婚姻始終沒有著落。
雖然他們為女兒積極介紹對象,但每次都是無疾而終。說到底,還是因為吳津娜的工作,他們覺得一個女孩子和逝者打交道,很不吉利。
突遇愛情 結婚生子
吳津娜愛情路的曲折,讓她有些挫敗,她甚至覺得一個人也挺好。所以,她將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工作。

愛情
就在吳津娜不報希望的時候,她的愛情卻來了。
2016年3月,吳津娜意外結識一名男子,之后,他們加了聯系方式,隨著了解的深入,對方也知道了吳津娜的職業。
吳津娜以為對方知道自己的工作內容后,會選擇切斷聯系,但他不僅沒有這么做,反而直夸她厲害。這讓吳津娜有些受寵若驚,同時也對對方多了一份好感。
之后的事情,就比較順理成章了,散步、吃飯以及聊天,一個月后,他們就在一起了。
2016年底,吳津娜和男友領證結婚了。雖然結婚了,但丈夫卻很理解妻子。所以,即使吳津娜忙于工作,無法顧及家庭,他也毫無怨言。

做演示的吳津娜 右一
2017年,吳津娜懷孕了,此時她依然沒有放棄工作。4月,吳津娜前往西安,隨后,她在本市的殯儀館為一線員工做了一場故人沐浴觀禮演示,隨著演示結束,在場的人們都不由自主得鼓起掌來。
2017年底,他們的家里又多了一個可愛的男寶寶。孩子的出生,讓身處幸福的吳津娜更是高興。
此時的吳津娜事業、家庭都有了。初為人母的她,在接受采訪時,直言,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理解自己的職業,不過,她也會教育孩子,讓他懂得無論是生者,還是逝者都是平等的。
如今,吳津娜已經38歲了,臨近40歲的她,提起自己的職業,依然是神采奕奕的。雖然她是公司的董事長,但她依然如員工一樣,為逝者做沐浴清理工作。

現在的吳津娜
現在,吳津娜已經從事這項職業19年了,在此期間,她已經服務過75000名逝者了,每一位她都心懷敬意,做到最好。在這條路上,她遭受了很多的嘲諷和誤解,但她從不后悔。這些年,因為自己職業的特殊,親戚朋友結婚的時候很少有人請她,而為了避嫌,吳津娜也從不參加婚禮。
或許看出了吳津娜對殯葬事業的熱愛,她的家人也不再反對了。因為教育得當,吳津娜的兒子提起母親,也是一臉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