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雪地里站到半夜,希望挽回感情,卻眼見昔日戀人已和別人在一起。認為感情被玩弄,他怒火攻心,持械行兇致兩人重傷——
不該發生的悲劇
紀萍

左:警方勘查犯罪現場;右:被害人居住的小區
2018年9月20日,江蘇省常州市新北區法院一審宣判:被告人王燕明犯故意殺人罪,判處有期徒刑八年,剝奪政治權利二年。王燕明當庭表示不上訴。
10月18日,王燕明被押送江蘇龍潭監獄服刑。他說會動員家人在經濟上盡量補償被害人之一的劉嵐,以表達對她的愧疚。
被告人與劉嵐以及本案另一被害人傅隆到底是什么關系?究竟有什么矛盾要鬧到“白刀子進紅刀子出”呢?
雪中兇案
2018年1月28日,江南數日大雪,讓這個周末的早上顯得異常安靜。在江蘇省常州市新北區一個叫魏村的地方,晉先生一早出門上班,遠遠發現前方雪地里有些異樣。走近一看,他不禁倒吸一口涼氣,只見工友傅隆倒臥在雪地里,雙手緊捂胸口,表情痛苦,離他不遠處的雪地里躺著女工友劉嵐。劉嵐滿臉血污,一把螺絲刀插進她左眼窩,螺絲刀柄還直挺挺地豎著,殷紅的鮮血散落在白皚皚的雪地上,特別顯眼。晉先生趕緊撥打急救電話并報警。
常州市公安局指揮中心迅速將警情傳達到離出事地點最近的魏村派出所,民警張輝等人立即趕往出事地點。張輝趕到后看到了雪地里的兩名傷者,同時發現不遠處站著一名男子,正漫不經心地抽著煙,不時朝這邊觀望。張輝意識到此人可能與案件有關,于是快步上前抓住他的雙臂:“別動,跟我去派出所配合調查。”那人沒有反抗,跟隨張輝上了警車。晉先生告訴民警,這人也是他的工友,名叫王燕明。
王燕明神情鎮靜地坐在魏村派出所。這個工友眼里的“老實人”沒有經過太多猶豫,如實交代了自己制造雪地兇案的過程及原因:“昨晚我在雪地里站了一夜,劉嵐竟然還不理我,原來她是跟傅隆好上了,他倆欺人太甚!現在我做事我擔當,是我自己報的警。”后經查實,數個報警電話中第一個電話確是王燕明打的。他沒有逃離犯罪現場,其行為可以認定為自首。
沉默寡言的王燕明和兩名被害人傅隆、劉嵐同在一個車間工作。三人之間究竟發生了什么?
曲折情事
26歲的王燕明出生在山西省呂梁市臨縣的一個小村子,父母生了四個兒子,王燕明排行老三。因家境貧困,王燕明初中沒畢業就放棄學業,輾轉各地打工。2015年初,他來到江蘇省常州市,進入一家民營科技企業當操作工人,月工資萬元左右。
2017年,王燕明與大他5歲、同單位的劉嵐結識。劉嵐三十出頭,有過婚史,離異后孩子隨前夫生活。兩人相識后很快租房同居,一起上班下班,在同事眼中儼然一對恩愛夫妻。王燕明并不在意劉嵐年紀比自己大,且離異有子,反覺得她更懂得疼人,能踏踏實實過日子。他對這份感情很認真,想跟劉嵐結婚。劉嵐說結婚的話就得在常州買房子,王燕明有些犯難,因為之前掙的錢大多寄回家了,拿不出首付,只能以后再說。
為了多掙錢,王燕明和劉嵐辭了工作,一起賣快餐,起早貪黑很辛苦,收入也不比在企業打工多多少。2017年春節后,王燕明重回企業上班,劉嵐賣水果兼做家務。王燕明心疼劉嵐辛苦,決定買輛車給她進貨用。車子登記在劉嵐名下,車款3.5萬元,王燕明承擔首付的8000元以及每月的還款。其間,他還花了四五千元給劉嵐買了幾件她心儀的首飾。
2017年春節,王燕明隨劉嵐到江蘇南通拜見其父母家人,劉嵐也隨他回山西老家認親。王燕明計劃年后就商量婚事,但不知為什么,一聊起結婚劉嵐就吞吞吐吐不明確答復。到了夏天,水果生意不好,劉嵐也回到企業上班。兩人又開始朝夕相處,感情卻不像從前那么親密了。
一次,同事向王燕明借錢,王燕明答應,打開支付寶卻發現只剩數百元,一問才知道是劉嵐瞞著他轉了3000元到自己卡上。王燕明不高興了:“你轉可以,但得跟我說一聲,別讓我在同事面前尷尬。”之后兩個月,王燕明沒再給錢讓劉嵐還車貸,覺得她也上班拿工資,完全有能力自己還貸。這事讓劉嵐很不痛快。
當然,還有更不痛快的。生產線上經常有檢驗員來檢查產品質量,檢驗員都是年輕女工。每次見王燕明和檢驗員說話,劉嵐都看不過眼,一回家就盤問他跟女工說了些啥。時間長了,王燕明很不耐煩。劉嵐還計較王燕明之前的一段感情。22歲時王燕明初戀,談了兩年感情挺好,但女友是獨女,家里只愿意招上門女婿。王燕明不肯,戀情就吹了。劉嵐知道這事后總是心存疑慮,怕王燕明與前女友藕斷絲連。不信任導致感情裂隙越來越大,兩人經常為小事爭吵不休。
一次爭吵后,劉嵐開車離家出走,住了幾天旅館又回來了。下一次吵架,她又出走,半個多月后才告訴王燕明住址。兩人相見,劉嵐提出分手,王燕明說:“分手可以,車在你名下,把我出的8000元還我就行。”劉嵐說:“做快餐的鍋灶留給你吧,算是補償。”王燕明火了:“那破玩意值啥錢啊?”劉嵐不松口:“日常開支我也花錢的。”兩人不歡而散。
三角關系
傅隆是車間的領班,知道劉嵐和王燕明經常為小事吵架后,還曾請他倆吃飯調解矛盾。過了一段時間,劉嵐找傅隆訴苦,說自己被王燕明趕出家門。傅隆幫她在企業附近的大江花園找了一處合租房,兩人漸漸走近。案發后,傅隆回憶:“那會兒我生病,她開車送我去醫院陪著,明確表示要跟我處朋友。我說我也是離婚的人,要負擔孩子和前妻的生活。她說能體諒我不容易,愿意照顧我,我們就在一起了。王燕明找過她幾次,要她還買車的錢,她不肯,他倆的事我也沒多問。”
對兩人冷戰轉化為三人糾葛,王燕明案發后這樣解釋:“我并不是真在乎那點錢,而是心里不想跟她分手,想借著要錢跟她和好。一定要分手也行,但不能太不把我當回事,我要的是一個男人的尊嚴,可她跟我還沒扯清就跟傅隆在一起。我們仨都在一個車間,別人知道這情況讓我很沒面子。那陣子我嚴重失眠,上班精神不集中老出錯,扣了好多錢,心里亂糟糟的。”
2018年1月14日是劉嵐生日。早上王燕明給劉嵐發微信:想起在一起的日子,祝福你生日快樂。劉嵐沒回復。王燕明心神不定。中午休息時,王燕明去了單位附近的小飯店。知道劉嵐當天會在那里請大家聚餐,他想在這里碰到她,跟她說說話。
不一會兒,劉嵐那輛紅色長安車開過來,傅隆從副駕駛位下來,與劉嵐有說有笑走進飯店。這一幕激怒了王燕明:我買的車,我倆在一起的見證,現在和另一個男人享用,太欺侮人了。王燕明撥通劉嵐手機:“你出來,有話跟你說。”“你今天是不是想找事啊?”“沒錯,你信不信我砸了你的車,我倆沒完!”劉嵐跑出來看車,王燕明道:“8000元還我,別想就這么把我甩了。”劉嵐瞪他一眼,甩手走進飯店,王燕明徘徊一會兒回了單位。
下午,王燕明給傅隆發微信:我想跟她復合,你離她遠點。傅隆回復:下班我倆聊聊吧。下班后,傅隆與王燕明在一家小吃店坐下來邊吃邊聊。傅隆說得很坦誠:“你倆能復合也行,我無所謂的,還可以幫你做做工作。”傅隆的話讓王燕明重新燃起希望。離開小吃店,他徑直去了長江花園,給劉嵐發微信:我就在你樓下,如果你不下來,我就等你一晚上。劉嵐沒有回復。
夜幕降臨,下雪了。王燕明站在雪地里給劉嵐發微信:下雪了,我在雪地里等你下來,我會等一晚上。劉嵐仍未回復。雪花漫天飛舞,氣溫越來越低,王燕明搓著手跺著腳,還想著自己的舉動應該能感動劉嵐。
又一個小時過去,劉嵐還沒回復。王燕明望著樓上的窗戶,對著窗內的燈光心情悵惘。突然,夜幕下一個身影急匆匆走進樓道,是傅隆。
王燕明心里一驚:這么晚他來找劉嵐干什么,他倆莫非已經在一起了?幾個小時前,他當面承諾過幫我做工作的,也許現在就是來勸劉嵐跟我復合?等等吧,說不定一會兒傅隆就走人,我就能上去。
直到那扇窗里的燈光熄滅,也不見傅隆出來。王燕明看了一眼手機,夜里十一點多了。強烈的憤怒涌上心頭,他感到一種被玩弄的屈辱,真想沖上去把劉嵐和傅隆拽出來暴打一頓……
兩人重傷
當天夜里,王燕明氣急敗壞回了家,發誓討回男子漢的尊嚴。第二天早上六點多,他懷揣水果刀、螺絲刀出了門,騎上電動車直奔長江花園而去。到達目的地,他把車停在小區門口,買了早飯,邊吃邊等。
過了一會兒,見劉嵐與傅隆雙雙出來,王燕明從座椅下抽出水果刀、螺絲刀,尾隨其后。傅隆聽到腳步聲回頭看了一眼王燕明,沒說話,劉嵐也回頭看。王燕明一見劉嵐就氣往上沖,大聲叫道:“劉嵐,信不信我今天殺了你!”說完,王燕明掏出水果刀朝劉嵐后背捅了兩刀。
到案后,王燕明這樣講述道:“她臉朝上倒在地下,我順勢騎到她身上,繼續捅她。傅隆從背后拉扯我,我就朝后捅了他兩刀。他搶走我的刀,然后松開了我。我右手還有螺絲刀,就舉起來對劉嵐刺了幾下。她使勁掙扎,我又向她臉部猛刺……我以為他倆都死了,蹲在雪地上抽了根煙,就撥打110報警。”
王燕明因涉嫌故意殺人罪被刑事拘留。2018年2月12日,經江蘇省常州市新北區檢察院批準逮捕。兩名被害人傷情鑒定結論為:傅隆開放性血氣胸,左肺上葉裂傷,休克,治愈出院后左胸部兩道疤痕,分別為9.4公分、1.3公分;劉嵐全身及頭面部刺傷13刀,面部疤痕8處,最長的4公分,累計疤痕28.5公分;對照《人體損傷程度鑒定標準》規定,兩人均構成重傷二級。
2018年8月11日,常州市新北區檢察院就王燕明故意殺人案向法院提起公訴。2018年9月20日,常州市新北區法院一審宣判:被告人已著手實施犯罪,因為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能得逞,屬犯罪未遂;犯罪后主動投案自首,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屬自首,依法予以從輕處罰;被告人取得部分被害人的諒解,酌情予以從輕處罰;判處被告人有期徒刑八年,剝奪政治權利二年。
(文中被害人為化名)
案后說法
江蘇省常州市新北區檢察院檢察官 陳晨

萬幸的是,螺絲刀未傷及劉嵐的眼球,不影響其視力,但造成其臉部多處明顯疤痕。劉嵐為此情緒激烈,對被告人恨意較深。案件進入審查起訴環節,我們啟動了司法救助程序,給予劉嵐救助金一萬元,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她的情緒,但她始終沒有對被告人表示諒解。考慮到該案由三方情感糾葛引發,我們通過王燕明的律師與被害人傅隆聯系,多次溝通,使他認識到自己在這一事件中也有做得不妥之處。案件開庭審理前,他表示了對被告人的諒解,也體諒被告人家庭貧困,放棄經濟賠償,他的寬容成為從輕判處被告人的酌情情節。
被告人情感偏執是導致悲劇的主要原因,該放下的沒放下,最終三敗俱傷。這也警示我們,任何形式的三角情感關系都危機四伏,當一段感情還沒有完全了斷的時候,不宜投入另一段感情。三名當事人都是外來務工人員,獨處異鄉倍感孤獨,又遠離父母家庭的約束,易陷入情感糾葛中。希望社會各界尤其是企業及相關社會組織,能關注到這部分群體的心理需要,及時提供咨詢和心理疏導服務,引導其正確面對和處理情感問題。
(江蘇省常州市新北區檢察院檢察官 陳晨)
來源:檢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