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八三年,一聲嬰兒的哭啼聲,打破了加利福利亞醫院的寂靜,一名女嬰在醫院成功誕生。但母親看到她的第一眼,不是欣喜,而是嚇得尖叫一聲,不相信這是自己的女兒。原來她與普通的剛剛生下來紅彤彤皺巴巴但肌膚光滑的嬰兒不一樣,她全身長著長長的毛發。
現如今,長體毛,對于女性來說,是件非常頭疼的事。她們當中有人為了追求美,甚至每天都會脫毛。

可在美國有這樣一位女孩,體毛長度堪比“孫悟空”,且打破吉尼斯紀錄。因此,她被稱為“世界上體毛最長的女人”。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她叫艾米麗.蘇珊,是美國加利福尼亞州人。她從出生開始就與眾不同,她全身長滿了毛毛,被旁人叫做猴子,有些人還叫她怪物。
父母不但沒有嫌棄她,反而內心十分內疚,女兒是他們的親生骨肉,也許是自己的問題而導致的。因此,他們一直在內心慚愧不已。
作為親生母親,從艾米麗.蘇珊出生的那一刻,她便決定為了女兒,不惜犧牲一切代價。
父母擔心艾米麗.蘇珊的身體情況,害怕女兒患有絕癥,更害怕女兒會離他們而去。
作為父母的他們,沒有辦法接受這種情況發生。

因此他們想盡一切辦法找醫院,直到有醫院可以醫治艾米麗.蘇珊為止。讓艾米麗.蘇珊過上正常人的生活,是他們一生的追求。
艾米麗.蘇珊和正常人之間始終存在著差異。正常的人也是長有體毛的,但是很稀疏,也并不長。
雖然隨著年齡的增長,體毛會發生變化,但這種變化很小,用肉眼也很難察覺。
但艾米麗.蘇珊的情況卻很不一樣,她體毛濃密且長,而且和頭發顏色一樣。
父母擔心她的安危,從小便帶著她四處就醫。
有時,父親在天還未亮的時候,便緩緩地抱著艾米麗.蘇珊下樓,隨后躡手躡腳地將她放到車座上,目的是為了不打擾到女兒睡覺。

父親為了女兒能夠早點排號,便早早地出發。因為,這家醫院離家很遠,需要5、6個小時的車程。
母親看著滿臉疲憊的老公,甚是心疼。但轉頭一看,艾米麗.蘇珊睡得很香。她想這一切總會結束的。
但父母辛苦地付出,卻并沒有得到什么收獲。目前為止,并沒有一家醫院給予合理的解釋,也沒有給出好的治療方案。
在家長大
隨著時間的流逝,艾米麗.蘇珊也漸漸長大,身上的毛發也發生變化,也越來越長。
1985年,這時的她,僅僅只有兩歲。身上的毛發生長迅速,用不到一年的時間,全身便布滿了密密麻麻的體毛,而且毛發變得越來越長。
她才兩歲,如今全身已經長滿了纖長的體毛,長大后的她會變成什么樣,她今后將又將會面對什么。父母已經不敢往下想了,越想越覺得十分害怕。

為了不讓艾米麗.蘇珊遭受到外界的負面評論,父母從不帶她上街,也很少讓她與外人接觸。艾米麗.蘇珊的大部分時光,都是在家里,與父母一起度過的。
為了不讓女兒感到孤獨,他們商量好,每天都需要有人陪著她。
因此,大部分的時間,艾米麗.蘇珊都是和媽媽在一起,父親需要賺錢養家。只有到了周六、周末,全家才可以幸福地在一起。
但是,母親不忍父親過于勞累。在艾米麗.蘇珊睡覺的時候,母親開始做各種兼職,制作各種手工作品。
為了存足夠的錢,為艾米麗.蘇珊治病,她做了一項計劃。把每個月的開支降到極點,自己與老公很少花錢,大部分的錢都花費在了艾米麗.蘇珊身上。
為了讓女兒每天都漂漂亮亮的,母親給艾米麗.蘇珊買了很多的裙子。

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艾米麗.蘇珊身上的體毛,愈發茂盛,她根本不需要衣服。這讓母親感到悲傷,但艾米麗.蘇珊卻不以為然。
一轉眼,艾米麗.蘇珊到了學習的年紀了,她需要上學。本應該和正常人一樣擁有快樂的學校生活,但對她來說卻是一個奢望。
一方面,體毛異常的艾米麗.蘇珊,如果在學校上學可能會引起其他學生的關注與害怕,這會破壞學校的秩序。
另一方面,艾米麗.蘇珊也可能遭遇到其他同學的非議,遭到同學排擠,受到同學的欺負。
為了保護好艾米麗.蘇珊,不想讓她成為旁人眼中的怪物,更不想讓她被外界持續報道。父母便不讓她去學校讀書,父母給她請了家教。
隨著艾米麗.蘇珊的成長,性格也與小時候不大一樣,她變得越來越不自信,越來越內向。

很多事情,她不再與父母溝通。也不喜歡和父母待在一塊,她更喜歡待在自己的房間里。
更不喜歡與旁人接觸,她的活動范圍僅僅是在家里。父母對此感到焦慮,他們不知所措。
漸漸地,艾米麗.蘇珊拒絕與陪伴自己多年的家教老師,進行溝通和交流。
父母同意艾米麗.蘇珊不請家教的請求,但是父母為了不影響她的學業,還是為她買好學習教材與學習工具;
通過網絡資源,艾米麗.蘇珊完全可以自學。畢竟父母都是知識分子,很多知識都是父母之前學過的,他們有能力解決女兒學習上的困難。
在全家人的努力下,艾米麗.蘇珊通過自學,完成了她的學業。全家人都為艾米麗.蘇珊感到高興。

但她身上的體毛卻一直困擾他們一家人,想到這兒,全家的氣氛變得低沉了。
艾米麗.蘇珊身上的體毛依然頑強地生長著。
再次檢查
看著女兒身上的體毛,父母便又開始著急了起來,急忙帶著她再上醫院檢查,檢查完之后,父母焦慮地等待著檢查結果。
當結果出來時,醫生告知他們,艾米麗.蘇珊的身體很健康,她只是毛發旺盛了點。
這個結果,讓她父母感到高興的同時,也感到懷疑。畢竟這么多年,女兒并未發生大病,平時連感冒都很少發生。
醫生說的是實話,孩子是健康的。但是孩子身上的毛發異常多,她確實和普通人存在很大區別。

父母想知道女兒異常的原因,他們決定在沒有找到合理解釋之前,他們是絕對不會放棄的。
父母不想艾米麗.蘇珊一直活在陰影中。
而且艾米麗.蘇珊本就因身上的體毛,錯失了快樂的童年。
她小時候未能像其他孩子那樣,正常上學,也未能與同伴一起玩耍,更沒有和父母去游樂園和動物園,就連電影院她也從來沒有去過。
父母想到女兒的童年,眼淚打濕了眼眶。
現在的他們想讓艾米麗.蘇珊跟正常人一樣,享受正常人的權利,這難道都是一個奢望嗎?
她應該擁有自己的朋友,應該擁有屬于自己的工作。她應該自信地追求自己喜歡的人,她不應該一直這樣卑微地活著。

不甘心的父母,通過親人和朋友的介紹,咨詢了很多好的醫院,并且還通過網上搜索,找到了一家合適的醫院;
父母滿懷期待地帶著艾米麗蘇珊來到了這一家醫院。結果是令人失望的,醫生并沒有提出好的治療方案。
之后,父母帶著艾米麗.蘇珊,輾轉到其他醫院,但仍舊沒有找到治理的辦法。父母無奈地接受了現實。
找出原因
不幸的是,艾米麗.蘇珊的事情,很快就傳開了,一夜之間,她出現在了各個報刊的封面。
她因過長的體毛,打破了世界吉尼斯紀錄。

因此,她也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關注,但她不喜歡這種生活狀態。她一時無法適應這種生活,她常常感到緊張和害怕。
父母為了保護艾米麗.蘇珊,盡可能地陪伴在她身邊。并且不斷地開導她,艾米麗.蘇珊也慢慢地接受了外面的世界。
她終于愿意與外人交往,并且她也擁有了好朋友。這彌補了她童年的缺陷,她越來越開心。
艾米麗.蘇珊的特殊情況,引來了科學家的關注,她也成為了科學家探秘的對象。
在科學家的探究中,他們第一時間想到了遺傳,便對父母進行DNA檢測。

檢測結果顯示父母都是很正常的,基因也并未有異常的現象。
整個家族,就是有艾米麗.蘇珊一個人出現體毛異常的現象,因此,她的情況與遺傳關系不大。這使得研究一度終止,但科學家們并沒有放棄。
他們不斷地查找資料,想要尋找答案。就在這時,突然有一位科學家,異常興奮。他講到,這也許是自然界中的返祖現象。
這個想法很快得到了大家的認同,畢竟在自然界中就存在這種情況,而人類的發育過程也符合自然規律。
在此之前,英國的媒體就報道過類似事件。根據報道的內容,在土耳其,有這樣一戶家庭,家里有五個孩子,但他們并不是正常人。

這五個孩子不能像普通人那樣行走,他們像猴子一樣,用四肢匍匐前進。這個事情引起了全世界的關注,許多媒體都對其進行了報道。
除此以外,自然界中也發現了類似事件。2006年的日本,引起了轟動。
在和歌山地區的海域內,漁民正常出海打魚。但卻發現了一只奇怪的海豚,這只海豚有四只鰭。
正常的海豚只有兩只鰭。據科學家的研究,多余的兩只鰭是因為進化遺留下來的,它應是海豚的后足。
種種現象都表明了,“返祖”現象存在于人類社會和自然界。
最后,科學家提出了一個合理的解釋。

艾米麗.蘇珊在胚胎發育時,毛發基因發生了變化。
因為正常情況下的胚胎發育,在最開始的一兩個月中,嬰兒是帶有尾巴的。
發育到五六個月之后,此時的嬰兒就會長出毛發,隨著發育的進行,這些情況便會消失。艾米麗.蘇珊身上的返祖現象,僅體現在體毛上。
驚艷眾人
因此,她只要去除體毛,便與正常人無異了。聽到這個消息,父母親了親身旁的女兒,一家三口緊緊地抱在了一起。
在2000年的時候,他們迫不及待地帶著艾米麗.蘇珊到了當地的一家醫院,進行了除毛醫治。
在歷經幾個小時的漫長等待后,艾米麗.蘇珊終于被推出了手術室。

最終醫生告知,艾米麗.蘇珊的除毛手術進行地很成功。
她終于成為了正常人。而且除毛后的她,異常漂亮。她將迎來新的一天。
變成正常人之后的艾米麗.蘇珊,開始接受媒體的采訪,她出現在了大眾的視野中。
性格也變得隨和、開朗,她大方地向記者展示自己身上遺留的體毛。
她表示,很感謝大家對她的關心,目前的她已經是一名正常人,她生活得很快樂,未來她也將努力、幸福地生活下去。
但除毛之后,她漸漸地感受到了不習慣。以前的她,生活十分便利。

她的體毛會很長,平時不穿衣服,也不會暴露隱私部位,艾米麗.蘇珊可以自由地在家出入,就算是到了冬天,她也不會感受到寒冷。
現在的她過著和以前截然不同的生活,她一時間還沒法完全適應。她總覺得,身上的體毛是她身體的一部分,而且以前的體毛就像她的衣服一樣。
現在的她需要穿不同的衣服,提前挑選每天要穿的衣服和帽子、襪子、鞋子等,還得考慮搭配是否美觀。
這確實是比較麻煩。為了給以前的自己留下紀念,她保留了腋下的體毛。
結語
世界上,除了艾米麗.蘇珊之外。還存在著許許多多的人,跟她有著類似的情況。
隨著世界醫療技術的進步,這些癥狀將會得到很好的治療,他們也終會迎來屬于自己的美好人生!
-完-
編輯 | 阿琰